索 引 号: 113717000044782716/2025-15244 分  类: 最新动态
发布机构: 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: 2025 年 06 月 30 日
标  题: 菏泽能源体系建设实现“四新”突破 发布日期: 2025 年 06 月 30 日
公开方式: 主动公开
内容概述: 菏泽能源体系建设实现“四新”突破
  • 索 引 号:113717000044782716/2025-15244
  • 分  类:最新动态
  • 发布机构: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  • 标  题:菏泽能源体系建设实现“四新”突破
  • 成文日期:2025 年 06 月 30 日
  • 发布日期:2025 年 06 月 30 日
  • 内容概述:菏泽能源体系建设实现“四新”突破

菏泽能源体系建设实现“四新”突破

字号:        

     浏览量:

6月26日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能源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,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和国网菏泽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有关工作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发 布 人

杨绍青 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

李云龙 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、市能源局局长

侯 骏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副总经理

主 持 人

陈新振 菏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新闻办公室主任,市委讲师团团长

1325847640.jpg

发布会内容

据介绍,近年来我市以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统揽,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支撑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能源结构更“绿”、供应韧性更“强”、产业体系更“新”,取得“四新”成效。

新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翻了一番。截至今年5月底,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739万千瓦,占发电总装机的63.5%,连续4年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类型。近两年牵头争取陆上风电建设指标713万千瓦,规模居全省第一。巨野、郓城、鄄城列入省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试点;依托巨野、郓城1万亩采煤沉陷区水面规划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,年底并网发电。建成华润鄄城等3座新型储能电站,中能建306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单县启动。巨野县纳入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县,成武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入选省级试点。

传统能源取得新成效。煤炭方面,1-5月原煤产量616万吨,同比增长17.7%,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达50万吨,累计完成压煤村庄搬迁99个,释放煤炭资源超5.4亿吨。7处生产煤矿均完成智能化建设,其中赵楼、郭屯煤矿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。彭庄煤矿和单县能源充填站投产,2024年绿色开采煤炭9.55万吨。油气方面,1-5月生产原油3.3万吨,储气能力达5640万立方米,应急储气能力842万立方米,在运油气管道465公里;白庙浅层储气库年底投运,工作气量将达3.43亿立方米。电力方面,“十四五”以来新增大型煤电机组70万千瓦,关停小煤电14.9万千瓦,完成煤电机组“三改联动”417万千瓦;500千伏陶驿新建、桂陵扩建等主网架工程加快推进。

装备制造增添新动能。累计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30余个,总投资超500亿元。储能产业强势崛起,龙蟠科技、海希储能等领军企业落户,投资130亿元的海辰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加快建设。新能源汽车产业补链强链,精进电动一体化电驱动总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,英搏尔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、康沃智能制造等一批项目扩资增产,关键零部件研发实力和产能规模不断提高。风电装备产业加快发展,金风科技在菏投资建设风机、塔筒装备生产基地,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市新能源产业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,目前已突破100亿元。

社会用能实现新增长。我市坚持增负荷促消纳,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利用。2024年全网最大用电负荷668.4万千瓦,同比增长3.42%,位居全省第7位。今年以来全市最大用电负荷达到607万千瓦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1-5月,全社会用电量132.28亿千瓦时,增长0.56%。同时,新能源发电量稳步提升,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达56.89亿千瓦时,增长19.72%,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步伐加快。

发布会上,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能源体系建设举措、风光开发重点方向以及项目接入保障等,并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
打印 关闭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